你是否是經營手工皂、DIY 保養品的小工作室,或者單純喜歡自己製作化妝品?隨著 「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制度逐步上路,許多小型工作室也開始緊張:我的產品到底要不要做 PIF?什麼情況下必須製作?又有哪些例外情形?這篇文章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你一次搞懂什麼是 PIF、哪些產品需要、該怎麼準備,讓你 合法經營又安心販售。
什麼是 PIF?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制度?

PIF 是什麼?
PIF 全名為 Product Information File,即「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根據《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管理辦法》,幾乎所有在台的化粧品都應有一份詳實的檔案,記錄產品成分、製程、功效、安全性與相關檢測結果。
為什麼產品需要有 PIF?
台灣的化粧品管理規範多以歐盟制度(EC No.1223/2009)為參考依據。PIF 不僅是符合法規的文件,更是確保產品品質與消費者安全的重要憑;當主管機關進行查核時,製造或輸入業者必須能提出這份檔案,以 佐證產品的合法性與安全性。
哪些產品一定要做 PIF?哪些可以豁免?

哪些是PIF 強制規範對象?
大多數會接觸肌膚或口腔的產品都屬於化妝品範疇,需製作 PIF。根據法規,化妝品指的是施用於人體外部、牙齒或口腔黏膜,用於 潤膚護髮、修飾外觀、改善體味、清潔或帶有氣味刺激的製劑。但若依其他法令屬於藥物者則不在此限。常見項目包括:
- 保養品:乳液、凝膠、精華液、面膜等
- 彩妝品:口紅、指甲油、眼影等
- 日用品:洗髮精、沐浴乳、牙膏等
哪些產品可以豁免不用做 PIF 呢?
目前僅有符合以下兩項條件的手工香皂製作者,才可豁免 PIF:
- 產品型態為固態手工香皂
- 製作地點為免工廠登記場所(例如家庭工作室)
換句話說,液態香皂仍需依規建置 PIF,至於所謂的 DIY 化妝品,本質上屬於非合規產品,因此 依法本就不得販售、贈送、展示或提供試用;意思是 「DIY 化妝品」重點並不是「可以不用做 PIF」,而是根本就不允許提供給消費者!一旦被政府查到,是可以直接開罰的喔!
如果需要做 PIF,我該做什麼準備呢?

PIF 必備資料清單(共 16 項)
- 產品基本資料(名稱、類型、使用部位等)
- 完成產品登錄之證明文件
- 全成分名稱及其含量比例(需使用 INCI 名稱)
- 產品標籤、仿單、外包裝或容器
- 製造場所符合 GMP 或優良製造準則之證明或聲明書
- 製造方法與製程說明
- 使用方法、使用部位、使用量、使用頻率與適用族群
- 產品使用後之不良反應資料
- 產品及各成分的物理與化學特性
- 成分之毒理學資料
- 安定性試驗報告
- 微生物檢測報告
- 防腐效能試驗報告
- 功效或功能宣稱之佐證資料
- 與產品接觸的包裝材質安全資料
- 整體產品安全評估(須由具資格之簽署人員出具)
📌專業建議:可委託專業檢驗單位或顧問公司協助準備,節省時間並降低錯誤風險。
👉更多資訊看這裡!圖解版懶人包 PIF 必備 16 項資料全整理
品牌守法經營才能讓產品更有競爭力
隨著法規日益完善,手工業者更需要留意合規經營。無論規模大小,都建議在設計與銷售之前,先掌握基本的法規義務,才能合法運作,並在建立品牌信任的同時,走得更穩、更長遠。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European Union-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recast)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妝品產品資訊檔案管理辦法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應完成產品登錄之化粧品種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