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微生物檢測只是基本!產品開封後要能安心使用,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才是關鍵

8 月 13, 2025 | 法規新訊 | 0 comments

你可能會想:「我的產品已經做了微生物檢測,為什麼還需要進行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呢?」
其實原因是,微生物檢測只能證明產品在『出廠當下』沒有被污染,但並不能保證產品在開封後、使用過程中依然能有效對抗微生物入侵,這時防腐劑是否真的能在使用過程中持續發揮保護力,才是產品能夠持續安全的關鍵
這就是為什麼化粧品還需要經過防腐效能試驗的原因,具體要如何執行,就跟著本篇文章繼續看下去吧!

什麼是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

什麼是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

什麼是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Preservative Efficacy Test, PET),又稱挑戰性測試(Challenge Test),是一項針對化粧品防腐系統進行的關鍵檢測,目的在於驗證產品在遭遇微生物污染時,是否具備足夠的自我防禦力

即使配方中已添加防腐劑,若在真實使用情境下無法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依然形同無效防護;所以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測的不是「剛出廠時產品乾不乾淨?有沒有超標菌種?」,而是模擬「實際開封使用後,產品會不會被污染?是否能確保產品安全?」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流程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流程 1:樣品準備

選用與市場販售一致的 最終包裝產品 作為檢測樣品,確保 成分、包材與實際流通版本相同,如此才能 真實反應產品在實際使用情境下的防腐效能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流程 2:微生物接種

將產品接種 標準測試菌株,包括 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珠菌及黑麴菌,這些菌株模擬產品在 開封後可能遭遇的污染源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流程 3:多時間點觀察

於第 0、7、14、28 天分別取樣觀察,透過菌落變化來分析防腐系統是否具持續效能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流程 4:提供檢測報告

檢測人員會依菌落數變化計算對數減少值(log reduction),若防腐系統有效微生物數量應顯著下降或穩定維持在可接受範圍內;檢測人員將結果完整記錄於檢測報告,作為後續法規申報與配方優化的依據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和微生物檢測有什麼差別?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和微生物檢測有什麼差別?
項目微生物檢測報告防腐效能試驗(PET)
目的防止第一次污染防止第二次污染
檢測方法抽樣培養檢查菌落是否符合法規標準或不得檢出接種指定菌種後觀察不同時間段抑菌效果
時間點當下時間點多時間點持續觀察
檢測指標生菌數、不得檢出之 4 大菌種菌落的對數減少數值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和微生物檢測差異 1:檢測目的不同

微生物檢測:確認產品在出廠時是否已受菌落污染,屬於出廠前的品質把關
防腐效能試驗:評估產品在開封與使用過程中,能否持續抑菌,確保全使用期間的安全性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和微生物檢測差異 2:檢測方法的不同

微生物檢測:自成品中抽樣後直接培養,觀察是否出現菌落生長
防腐效能試驗:接種特定標準菌株,再觀察防腐系統是否能有效抑制或消滅這些菌種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和微生物檢測差異 3:檢測時間點的不同

微生物檢測:僅在當下時間點進行檢查。
防腐效能試驗:需在多個時間點持續監測菌數變化,常見為第 0、7、14、28 天


哪些產品特性可以免除防腐效能試驗?需要提供哪些評估資料?

哪些產品特性可以免除防腐效能試驗?需要提供哪些評估資料?

不過並非所有化粧品都必須進行防腐效能試驗!這類可免測的產品稱為低微生物風險產品。依據 ISO 29621:2017 與 TFDA 指引,若產品的配方、物理化學性質或製程條件本身不利於微生物生長,則在實際使用期間發生污染的風險極低,可由專業安全評估員確認後免予檢測

哪些產品特性可以免除防腐效能試驗?

符合下列條件的產品,可在提供完整佐證資料並納入 PIF,但請注意,這個不是針對產品類型一刀切來判定,而是必須檢視實際配方成分後才能做出結論喔!具體請諮詢你的 SA 簽署人員或代辦廠商~

以下提供常見案例類型:

  • pH 極端(≤ 3.0 或 ≥ 10.0)的產品,微生物難以存活。
  • 無水配方(如油類、蠟筆狀化妝品)缺乏水分支持微生物繁殖。
  • 高濃度酒精(≥ 20%)或其他抑菌溶劑,能天然抑制細菌和黴菌。
  • 高溫填充(≥ 65°C)的產品,在製程中已達到殺菌效果。
  • 低水活性(aw ≤ 0.75),不利於微生物代謝與繁殖。
  • 一次性包裝
配方主要成分物理化學因子條件產品類型範例
pH≤ 3.0含乙醇酸 (glycolic acid) 之去角質產品
pH≥ 10.0直髮劑
無水產品身體油、眉筆
乙醇或其他酒精≥ 20%髮膠、香水類
填充時溫度≥ 65°C唇膏、口紅、霜狀腮紅
水活性 (aw)≤ 0.75
極性有機溶劑類
(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 10%指甲油、去光水
鹼性化合物氨 ≥ 0.5%;單乙醇胺 ≥ 1%染髮劑、燙髮劑
氯化鋁化合物及其鹽類≥ 25%止汗制臭劑
過氧化氫≥ 3%頭髮脫色、漂色、燙髮劑

如果要評定不需做防腐檢測要提供什麼?

若要評定產品可免除防腐效能試驗,必須由具資格的安全資料簽署人員評估,確認產品屬於低微生物風險,並提供完整的理由與佐證資料;若安全資料簽署人員認為產品仍有必要進行檢測,那還是需要依照規執行防腐效能試驗喔~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常見 5 大 FAQ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常見 5 大 FAQ

Q1. 做完微生物檢測,還需要做 PET 嗎?

A1. 是的!微生物檢測只能確認產品出廠時是否無檢出菌,而PET(防腐效能試驗)則是評估產品在開封與使用期間,是否仍能持續抑菌並保持安全

Q2. 無水產品一定可以免測嗎?

A2. 不一定喔!雖然水活性低代表微生物不易生長,但仍需由專業安全資料簽署人員檢視全成分與配方特性,並確認屬於低微生物風險產品,且附上完整佐證資料或說明理由才可以喔~

Q3. 防腐劑加越多就越安全?

A3. 錯!過量的防腐劑可能造成肌膚刺激,且某些成分之間還會產生拮抗作用,反而降低防腐效果,因此必須從整體配方與安全性評估來決定添加量。

Q4.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未通過怎麼辦?

A4. 那就需要重新調整配方提升防腐系統的效力,並在改善後再次進行檢測,確保符合安全與法規標準喔!

Q5.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適用哪些國際標準?

常用的國際規範包括 ISO 11930USP <51>(美國藥典)EP 5.1.3(歐洲藥典),這些方法皆用於評估產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抵禦微生物污染的能力,並提供可量化的抑菌數據


別讓你的產品開封即風險!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不可省

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是守護產品安全的第二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出廠前的微生物檢測,確保產品在交到消費者手中時是潔淨,而第二道防線,則是模擬產品在開封後的真實使用情境,評估其防腐系統能否持續抑菌;對於追求長期穩定與市場競爭力的品牌來說,防腐效能試驗不是選項,而是必要條件喔!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防腐效能試驗指引
潮健康-臉部紅腫癢痛別急著怪敏感肌!專家揭祕:可能是產品防腐效能出問題
四季線上-臉部紅腫癢痛別急著怪敏感肌!專家揭祕:可能是產品防腐效能出問題

知名保養品爆檢驗出違禁成分蘇丹紅!3 大真相揭露美妝供應鏈黑幕

知名保養品爆檢驗出違禁成分蘇丹紅!3 大真相揭露美妝供應鏈黑幕

近期,「蘇丹紅」一詞在保養品圈成為熱搜關鍵字,多款知名保養品被檢驗出含這項違禁工業染料。此事件不僅震驚市場,也揭露了美妝品牌、原料供應鏈的巨大裂縫,本文將深入剖析這場危機,並揭露背後供應鏈的隱憂,幫助您了解整起事件真相。 禁用成分蘇丹紅為何會進入保養品供應鏈? 這次保養品危機的核心問題是:嚴格禁止的工業染料,如何進入美妝品牌產品? 第三方檢測測評意外發現多款保養品含有蘇丹紅...

自古紅顏多薄命?其實是化妝品裡含太多重金屬!

自古紅顏多薄命?其實是化妝品裡含太多重金屬!

「自古紅顏多薄命」本是文人筆下的浪漫感嘆,沒想到竟也能從化妝品的成分中,找到一絲科學依據。從鉛粉、硃砂到砒霜,古代女子愛美的背後,竟藏著 ! 在那個科學與醫療尚不發達的年代, 。本文將帶你回顧 ,並解析 ,讓你了解為什麼...

美妝界新戰場:外泌體之亂全解析,消費者如何辨識真偽?

美妝界新戰場:外泌體之亂全解析,消費者如何辨識真偽?

近來, 。這項源自諾貝爾獎研究的突破性發現,被寄予在肌膚保養上帶來新應用的期待;然而, 。 這場 ,究竟如何影響消費者?跟著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什麼是外泌體? 什麼是外泌體? 外泌體(Exosomes),又稱小型細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內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