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2025 | PIF檔案
你是否是經營手工皂、DIY 保養品的小工作室,或者單純喜歡自己製作化妝品?隨著 「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制度逐步上路,許多小型工作室也開始緊張:我的產品到底要不要做 PIF?什麼情況下必須製作?又有哪些例外情形?這篇文章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你一次搞懂什麼是 PIF、哪些產品需要、該怎麼準備,讓你 合法經營又安心販售。
什麼是 PIF?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制度?

PIF 是什麼?
PIF 全名為 Product Information File,即「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根據《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管理辦法》,幾乎所有在台的化粧品都應有一份詳實的檔案,記錄產品成分、製程、功效、安全性與相關檢測結果。
為什麼產品需要有 PIF?
台灣的化粧品管理規範多以歐盟制度(EC No.1223/2009)為參考依據。PIF 不僅是符合法規的文件,更是確保產品品質與消費者安全的重要憑;當主管機關進行查核時,製造或輸入業者必須能提出這份檔案,以 佐證產品的合法性與安全性。
哪些產品一定要做 PIF?哪些可以豁免?

哪些是PIF 強制規範對象?
大多數會接觸肌膚或口腔的產品都屬於化妝品範疇,需製作 PIF。根據法規,化妝品指的是施用於人體外部、牙齒或口腔黏膜,用於 潤膚護髮、修飾外觀、改善體味、清潔或帶有氣味刺激的製劑。但若依其他法令屬於藥物者則不在此限。常見項目包括:
- 保養品:乳液、凝膠、精華液、面膜等
- 彩妝品:口紅、指甲油、眼影等
- 日用品:洗髮精、沐浴乳、牙膏等
哪些產品可以豁免不用做 PIF 呢?
目前僅有符合以下兩項條件的手工香皂製作者,才可豁免 PIF:
- 產品型態為固態手工香皂
- 製作地點為免工廠登記場所(例如家庭工作室)
換句話說,液態香皂仍需依規建置 PIF,至於所謂的 DIY 化妝品,本質上屬於非合規產品,因此 依法本就不得販售、贈送、展示或提供試用;意思是 「DIY 化妝品」重點並不是「可以不用做 PIF」,而是根本就不允許提供給消費者!一旦被政府查到,是可以直接開罰的喔!
如果需要做 PIF,我該做什麼準備呢?

PIF 必備資料清單(共 16 項)
- 產品基本資料(名稱、類型、使用部位等)
- 完成產品登錄之證明文件
- 全成分名稱及其含量比例(需使用 INCI 名稱)
- 產品標籤、仿單、外包裝或容器
- 製造場所符合 GMP 或優良製造準則之證明或聲明書
- 製造方法與製程說明
- 使用方法、使用部位、使用量、使用頻率與適用族群
- 產品使用後之不良反應資料
- 產品及各成分的物理與化學特性
- 成分之毒理學資料
- 安定性試驗報告
- 微生物檢測報告
- 防腐效能試驗報告
- 功效或功能宣稱之佐證資料
- 與產品接觸的包裝材質安全資料
- 整體產品安全評估(須由具資格之簽署人員出具)
📌專業建議:可委託專業檢驗單位或顧問公司協助準備,節省時間並降低錯誤風險。
👉更多資訊看這裡!圖解版懶人包 PIF 必備 16 項資料全整理
品牌守法經營才能讓產品更有競爭力
隨著法規日益完善,手工業者更需要留意合規經營。無論規模大小,都建議在設計與銷售之前,先掌握基本的法規義務,才能合法運作,並在建立品牌信任的同時,走得更穩、更長遠。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European Union-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recast)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妝品產品資訊檔案管理辦法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應完成產品登錄之化粧品種類
8 月 6, 2025 | PIF檔案
這段建議重點標示如下:
在準備產品資訊檔案(PIF, Product Information File)時,你是不是也遇到 SA 人員或是代辦單位跟你索取 MSDS、COA 或者 TDS 呢?這幾份文件的作用是什麼?這些文件跟 PIF 審查有什麼關聯呢?本文一次帶你搞清楚!
PIF 與 MSDS、COA 或者 TDS 的關聯

什麼是 PIF?
PIF 是化妝品在上市前必備的產品資訊檔案,根據台灣衛福部法規規定,所有化粧品在 2026 年 7 月前都必須完成這份文件的建立,它的目的是提供完整的產品資料給安全評估人員與法規單位審查。
延伸閱讀 👉PIF 是什麼?2026 年強制實施!你的品牌準備好了嗎?
PIF 第九項需提供產品與各成分的物化特性資訊
PIF 16 項目中,其中第九項要求揭露產品本身與每一項成分的物理與化學特性,包括外觀、pH 值、黏度、氣味、安定性等,而這些資料主要來自 MSDS、COA、TDS 三份文件,這也是為什麼 SA 人員會請你與代工廠或原料商索取這些文件的原因。
PIF 還有哪些資料? 👉PIF 必備 16 項資料一次看懂!圖解版懶人包整理
MSDS、COA、TDS 是什麼?一次搞懂三者區別

MSDS 物質安全資料表:成分要安全就靠它
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物質安全資料表),簡稱 MSDS 或 SDS,是記錄 化學物質基本資訊與安全管理細節 的重要文件,也常被稱作 「化學品的身分證」;它是化學品 安全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內容包括:暴露風險下的健康危害、操作與儲存建議、防護措施、以及發生事故時的應變處理步驟。
不論是在 產品研發、倉儲運輸,或是處理突發狀況(如原料洩漏或火災),MSDS 都能提供 第一手的安全指引。例如:哪些成分具有易燃性?哪些會造成皮膚或呼吸道刺激?透過 MSDS 的資訊,能有效 保障工作現場人員的安全。
COA 檢驗分析報告:成份具體的性狀規格就看它
COA(Certificate of Analysis)是由 供應商或第三方檢驗機構 出具的 檢驗分析報告,用來確認每一批 原料或產品是否符合規格,內容通常包括 pH 值、外觀、氣味、黏度、安定性與微生物檢驗 等,是每批產品 品質驗證的憑據!
TDS 技術文件:產品性能的技術說明書
技術資料表(Technical Data Sheet),是原料或產品的技術說明書,說明其標準技術參數、應用方式與建議使用條件,常見於產品開發與技術審核階段,通常由品牌方或供應商提供,作為品質與應用參考。
MSDS、COA、TDS 用途比較
| 文件類型 | 功能說明 | 使用時機 |
| MSDS | 說明化學風險與安全操作 | 研發、倉儲、報關 |
| COA | 驗證品質是否達標 | 每批驗收、出貨前 |
| TDS | 定義標準技術參數 | 開發階段、產品評估 |
簡單來說:MSDS 確保產品使用的安全性、COA 確保每一批次的品質符合標準,TDS 則負責定義產品的技術規格與應用條件。
MSDS、COA、TDS 常見問題(FAQ)

Q1. 三份文件缺一可以嗎?
A1. 不一定,實務上多半是提供 MSDS 與 COA 為主,不過具體請依照 SA 人員或是代辦方評估來進行~
Q2. MSDS 可以取代 TDS 嗎?
A2. 不能喔!MSDS 著重於安全性,TDS 是關於原料或產品的技術說明書,兩者用途不同~
Q3. 同一支原料的 COA 是不是都一樣?
A3. 不會,COA 是針對每一批原料或產品的實際檢驗結果,因此不同批號可能會有些微差異,所以每次新產品都需要再跟廠商重新索取一次,確保是當批次之資料!
Q4. 哪些成分一定要附這些文件?
A4. 原則上,凡是產品中使用的原料與成品,通常都會具備 MSDS、COA 或 TDS 等相關文件;其中,MSDS 與 COA 為基本所需,具體應提供哪些文件,建議依照 SA 人員或代辦單位的評估與要求來準備喔!
Q5. MSDS、COA、TDS 的文件有固定格式嗎?
A5. 沒有硬性規定喔~不同廠商提供的格式可能會有所差異,只要內容包含法規需要的資訊就 OK 啦!
從源頭成分把關產品,才能簽好每一份 PIF
看完這篇,你應該已經搞懂為什麼 MSDS、COA、TDS 這三份文件會被 SA 或代辦單位反覆詢問了吧?因為它們不只是交件用的附件,更是整份 PIF 第九項的核心依據。如果你在準備資料上有任何問題,都歡迎跟我們諮詢。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7 月 23, 2025 | PIF檔案
從配方開發到產品上市,化妝品每一道工序都密不可分。而其中最關鍵的一環,便是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本文將帶你一次了解什麼是穩定性測試、常見的評估方法,以及實際操作流程與重點項目~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是什麼?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是什麼?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Stability Test)是指透過模擬產品在正常或極端儲存條件下的環境變化,觀察其物理性與化學性是否產生改變,評估項目通常包括外觀、質地、氣味、酸鹼值(pH)、防腐效果與功能穩定性…等。
為什麼要進行穩定性測試?
穩定性測試的主要目的,在於確認產品在整個保存期限中是否能維持原有品質與預期功效,並避免變質、變色、分層、氣味改變或滋生微生物…等風險,以保障未來消費者使用上的安全性。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環境條件設計

在化妝品穩定性測試中,環境條件是影響產品變異觀察的關鍵變因。為真實模擬不同儲存與運輸狀況,實驗需設計多組溫度與濕度條件,並依一定週期觀察產品性狀變化。以下為實務上常用的測試設定方式: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常見溫度與濕度條件設計
穩定性測試最常採用以下兩組條件進行對照:
- 室溫條件:25°C
模擬日常家庭儲存情境,觀察產品在標準保存環境下的物理與化學穩定性。
- 高溫高濕條件:40°C / 75%
用於快速推估保存期限與耐久性,能在短時間內呈現長期儲存後的潛在風險。
此外,針對國際運輸或極端氣候情境,也可設計虐待性測試(如 -15°C ↔ 25°C ↔ 50°C 循環),以模擬空運、倉儲與配送中的劇烈溫差反應。
| 測試類型 | 溫度條件(依照品牌需求調整) | 測試目的 |
| 室溫測試 | 25°C | 一般儲存模擬 |
| 定溫測試 | 40°C | 加速、推估保存期限 |
| 虐待性測試 | -5°C ↔ 25°C ↔ 45°C | 模擬運輸與極端溫差條件 |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常見試驗週期設計
為完整記錄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的變化趨勢,需設計適當的觀察時程。常見的觀察時間點為:
- 第 0 個月(作為基準參考值)
- 第 1 個月
- 第 2 個月
- 第 3 個月
如為長效性產品,建議延伸至 6 個月或 12 個月,並依據不同階段觀察pH 值、氣味、外觀、黏度、微生物等指標。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常見檢驗項目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並非僅進行單一項檢驗,而是根據產品類型、配方性質與包裝特性,選擇合適的檢測項目,全面評估產品在儲存與使用過程中的品質變化。以下為實務中最常執行的五大核心評估項目:
穩定性測試 1:pH 值測試
穩定的 pH 值不僅維持產品效能,更是確保使用的安全指標。
若儲存期間 pH 漂移幅度過大,可能意味著成分間產生化學變化,進而影響產品活性、降低防腐效能,甚至增加肌膚刺激風險。
穩定性測試 2:外觀性狀測試
外觀與氣味的穩定性,是最直觀反應配方變化的警示訊號。
當產品的顏色改變、水油分層、沉澱或異味產生,都可能代表產品氧化、成分降解或包裝材質相容性不足,需及早介入調整。
穩定性測試 3:黏度測試
穩定的黏度代表產品質地一致性,有助於維持良好的使用體驗。
當外在溫度或濕度變化導致黏度異常升高或下降,可能影響產品的塗抹延展性與吸收表現,並反應出乳化系統或膠體結構的不穩定性,進而降低使用者體驗。
穩定性測試 4:微生物測試
微生物檢測是確保產品安全性的底線指標。
若儲存環境不當或防腐系統設計不良,極易導致細菌、黴菌等微生物滋生,進而增加使用者感染風險;以一般化妝品為例,建議將菌落總數控制在 1,000 CFU/mL 以下,並輔以防腐效能試驗,確保產品在整個效期內維持良好的生物穩定性與使用安全。
推薦閱讀》因微生物污染被下架!你的產品過得了微生物檢測嗎?檢測標準一次看懂
穩定性測試 5:包裝/甁器安定性測試
良好的包材相容性,是確保產品長效穩定的關鍵。
若容器與內容物之間產生化學反應、吸附或溶出等現象,可能導致配方變質、氣味改變、滲漏,甚至影響使用安全;因此評估包材的密封性、防漏性,以及對光線與氧氣的阻隔能力,能更確保產品在整個保存期間維持最佳狀態。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是產品與消費者的安全保障
無論你是開發新品、調整配方、換包裝或拓展海外市場,穩定性測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品牌方在產品開發初期就納入測試規劃,並與具備國際認證的第三方實驗室合作,共同打造品質穩定的產品。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7 月 11, 2025 | PIF檔案
很多人都把PIF(產品資訊檔案)當成企業必備的法規成本,但你是否想過,這份文件其實潛藏了巨大的品牌價值?裡面的資料,不只是用來備查,更能轉化為強而有力的信任背書!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透明度的要求提高,企業若能正確善用 PIF,不僅能提升品牌公信力,更能創造轉單力,本文將深入解析 PIF 的應用,讓你不再低估這份文件的價值。
什麼是 PIF?產品資訊文件的重要性你真的懂嗎?

PIF 產品資訊檔案
PIF,全名 Product Information File,在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告,產品資訊文件為產品責任人應備的產品技術資料之一,其目的在於確保產品安全性、成分合法性與標示合規性,內容包含產品描述、原料資料、安全評估報告、GMP 文件等。
為什麼消費者信任感可以從 PIF 開始建立?
消費者的信任,往往建立在看得見的安心之上。
PIF(產品資訊檔案)雖是品牌內部備查的合規制度,卻也是品牌對品質、配方來源與安全性的完整承諾。
透過 PIF 的建立,品牌不僅能清楚說明每一項成分的來源與科學依據,更能展現產品經過專業評估與風險控管的事實;當品牌能主動揭示這份資料背後的用心與專業,就能讓消費者在選擇時,不只是憑感覺購買,而是基於資訊、基於信任做出明智選擇。
你還把 PIF 當備查文件?你其實還可以這樣運用!

PIF 運用一:公開簡化版本建立品牌透明形象
PIF 雖然是法規要求的技術資料,但透過簡化與圖像化設計,可以將內容轉換為易懂、具信任感的品牌資源,將部分 PIF 摘要放在官網成分說明或產品安全區塊,有助於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專業印象。
★ 可搭配常見問答、產品成分圖表與第三方認證證書一併呈現,提升 SEO 搜尋與導購效率。
PIF 運用二:成為通路、合作夥伴提案的必備材料
PIF 本身的內容,正是產品在製程、成分與安全規格的具體體現,當你需要與大型通路、電商平台或海外代理商談合作時,提供一份清楚完整、格式標準的 PIF能大幅提升信任與專業度。
★ 尤其在申請藥妝店、保健品通路上架時,許多審核人員未來可能會將 PIF 作為篩選,畢竟是政府規定有才能上架販售的認證書~
運用三:支援公關與危機處理機制
當產品遭遇爭議時,能第一時間公開處理議題,同時也提供 PIF 作為產品安全與合規的證明,有助於展現品牌對品質控管的重視與資訊公開的誠意。
★ 建議搭配專家說明、檢驗報告與歷年版本更新紀錄,讓 PIF 不只是防守的盾牌,更成為危機中的翻盤利器。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的產品,真的通過嚴格評估並簽核為低風險品項!
將 PIF 轉為品牌有用的重要資產
從法規的義務走向品牌的機會,PIF 的價值遠不止於備查,它可以是信任的證明、行銷的武器,更是品牌差異化的加分項。
當你學會讓 PIF 參與品牌對話、導購設計與危機處理,它就不再只是法務部門的責任,而是行銷與信任經營的核心資源,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開始,那就與專業的團隊合作幫你把關!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應建立產品資訊檔案之化粧品種類及施行日期公告
7 月 9, 2025 | PIF檔案
在美妝保養品的世界裡,「天然」常被視為安全與溫和的代名詞。但真相是——天然成分不等於絕對安全,關鍵還是在於劑量與配方設計,每一種原料即使來自天然來源,只要濃度超標,對肌膚就可能造成刺激、致敏或長期風險。
這也正是為什麼品牌在上市產品前,必須落實 PIF(Product Information File,產品資訊檔案)制度,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天然不等於無毒」,並揭開成分與劑量背後的真相,幫助你從品牌角度掌握產品安全力量。
為什麼「天然」讓人感覺安全?

天然標籤的心理效應
許多消費者看到「天然」標籤時,直覺會聯想到「無毒」、「健康」、「對人體有益」,這也成為過去品牌最常主打的賣點之一;然而,這種天然等於安全的印象,容易讓人對來自自然的成分產生過度信任,忽略了濃度問題與實際風險。
美妝保養品中也存在不少天然成分具備刺激性或致敏風險。
比如「檸檬精油」富含光敏感分子,塗抹後若直接曝曬陽光,可能導致曬傷與色素沉澱;「尤加利精油」有強烈氣味與揮發性,對呼吸道敏感者與幼童而言並不安全;「迷迭香萃取」雖有抗氧化效果,但在高濃度下可能刺激敏感肌膚。
天然只是來源,非安全的保證。
萬物皆有毒!劑量才是關鍵

「劑量決定毒性」是科學共識
「所有物質皆有毒,只有劑量能決定是否有害。」這句話來自毒理學之父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他在 16 世紀就強調這個概念,並提出:任何物質,只要劑量超過人體承受極限,都可能產生毒性。
就連最日常的「水」,若一次攝取過量,也可能導致水中毒,出現頭暈、噁心的狀況。
安全不是天然而是精準的科學設計
這也正是為什麼衛福部針對一些功效性的美妝成分,會設有明確的濃度上限。
安全性不是來自成分的「天然」標籤,而是來自科學計算下的劑量設計與耐受性確認,而透過 PIF(產品資訊檔案)制度,品牌得以針對每一項成分的來源、濃度與科學依據進行完整備查與佐證,確保產品經得起法規與肌膚的雙重考驗。
👉PIF 是什麼?2026 年強制實施!你的品牌準備好了嗎?
天然成分常見問題 FAQ

天然成分真的比較安全嗎?
不一定。就如本文所說,天然不代表就一定更優或更安全。
許多天然物質在高劑量或特定條件下仍可能對人體或肌膚造成傷害,正因如此,衛福部才會除了針對部分成分設有限量規範,更要求產品需具備PIF(產品資訊檔案)認證,詳實記錄成分配比、功效依據與安全評估等資訊,從源頭確保產品具備合規性與實際的安全力~
如何判斷產品中的天然成分是否安全?
你可以查看成分濃度、建議劑量,也可以留意是否有第三方實驗檢驗報告。
當然,在 2026 年 7 月 PIF 強制實施後,消費者也可以進一步確認品牌是否已完成 PIF 申請,這樣的產品通常更有保障,安全性也相對更高!
使用天然護膚品為何還會過敏?
過敏反應往往與個人體質與劑量密切相關,即使是來自天然來源的成分,也可能因濃度過高或與其他成分交互作用,而引發不適。
所以如果你容易過敏的人,選擇產品前要記得先看清楚產品標示喔!
天然成分的安全力來自「劑量」與「使用方式」
許多人對「天然成分」有過度信賴的錯覺,忽略了劑量與使用方法的重要性。正如毒理學所言,萬物皆有毒,差別只在劑量。
你的美妝品牌也準備好迎接 PIF 認證了嗎?別讓「天然」成為品牌風險,讓標準認證幫你把關成分濃度與安全範圍,科學說話、數據為證,打造值得信賴的產品力!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衛生福利部-113年7月1日起 化粧品不分類 迎接管理新時代
Crawford, G. H., Katz, K. A., Ellis, E., & James, W. D. (2004). Use of aromatherapy products and increased risk of hand dermatitis in massage therapists. Archives of dermatology, 140(8), 991-996.
潮建康-別再誤以為「天然」就等於安全!產品安全的關鍵在於成分劑量
udn 女子漾-保養品「天然」就等於安全?產品安全的關鍵在於成分劑量
7 月 7, 2025 | PIF檔案
許多品牌在準備產品上市時,最常見的一個誤解就是:「只要完成產品登錄,就算合規了。」
但實際上,化妝品的合規制度是雙軌並行:一方面要完成產品登錄,另一方面還要建立產品資訊檔案(PIF)。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PIF 與產品登錄的差異,帶你一次搞懂誰要做、做什麼,讓你可以順利完成檔案文件喔!
產品資訊檔案 PIF 和化妝品產品登錄差別是什麼?

產品資訊檔案 PIF 是什麼?
PIF(Product Information File)是非公開資料,需備妥16 項內容,包括製程、檢驗、功效、安全評估與 SA 簽署。輸入業者、自行製造業者和委託製造業者都需備齊產品配方、成分、製造過程與經適當評估的安全性資料。
PIF可為書面或電子檔,不需主動提交,存於公司以供主管機關查核。
👉 延伸閱讀:PIF 需要準備哪 16 項資料?一篇圖解給你看
化妝品產品登錄是什麼?
化妝品產品登錄是根據《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 9 條》進行,廠商必須透過化粧品產品登錄系統登錄產品名稱、品牌、成分、用途、劑型、製造地等資料。
立即登錄 👉化粧品產品登錄系統系統
誰負責做 PIF?誰負責做化妝品產品登錄?

PIF 需交由有 SA 得安全評估員簽核
產品資訊檔案(PIF)必須經由具備資格的安全評估人員(SA, Safety Assessor)簽署確認。這名 SA 必須具備相關專業背景,例如藥學、毒理學、醫學或化妝品相關科系畢業,並經過考核認證才能進行產品評估。
👉 延伸閱讀:PIF 不是誰都能簽!你的化妝品安全資料簽署人(SA)找對了嗎?
化妝品產品登錄通常由販售商於線上進行申請
化妝品產品登錄通常由業者申辦,包括品牌商、經銷商,或具有自有品牌販售的代工廠,因為化粧品產品登錄系統需要使用工商憑證 IC 卡登入,或是向衛福部致函申請帳號(需檢附公司、工廠或商業登記證明文件影本),才能順利完成線上登錄流程。
PIF 和化妝品產品登錄重點時程一次掌握

產品資訊檔案 PIF 時程
台灣自2024 年起正式啟動 PIF(產品資訊檔案)制度,依《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分三階段推行,預計於2026 年 7 月全面上路。屆時所有一般化粧品(免工廠登記之固態手工香皂除外)皆須建立 PIF,否則不得上市。
化妝品產品登錄時程
從2024 年 7 月起,化粧品不分「一般」或「特殊」,每一項產品都要完成登錄才行,千萬別漏登喔!
登錄與 PIF 是雙軌並行,不可偏廢!
在法規越趨嚴謹的趨勢下,合規不只是為了避免罰則,更是品牌建立信任、穩定經營的基本門檻。許多品牌誤以為「完成登錄就合規」,實際上這只是第一步,真正攸關安全審查與法規罰則的,是完整且具簽署的 PIF 檔案。
選擇與專業團隊「標準認證」合作,協助你從建檔到簽核一次到位,穩健打造品牌合規力!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衛生福利部-113年7月1日起 化粧品不分類 迎接管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