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天然成分不等於安全?!萬物皆有毒,劑量是關鍵

7 月 9, 2025 | PIF檔案 | 0 comments

在美妝保養品的世界裡,「天然」常被視為安全與溫和的代名詞。但真相是——天然成分不等於絕對安全,關鍵還是在於劑量與配方設計,每一種原料即使來自天然來源,只要濃度超標,對肌膚就可能造成刺激、致敏或長期風險

這也正是為什麼品牌在上市產品前,必須落實 PIF(Product Information File,產品資訊檔案)制度,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天然不等於無毒」,並揭開成分與劑量背後的真相,幫助你從品牌角度掌握產品安全力量。

為什麼「天然」讓人感覺安全?

為什麼「天然」讓人感覺安全?

天然標籤的心理效應

許多消費者看到「天然」標籤時,直覺會聯想到「無毒」、「健康」、「對人體有益」,這也成為過去品牌最常主打的賣點之一;然而,這種天然等於安全的印象,容易讓人對來自自然的成分產生過度信任,忽略了濃度問題實際風險

美妝保養品中也存在不少天然成分具備刺激性或致敏風險

比如「檸檬精油」富含光敏感分子,塗抹後若直接曝曬陽光,可能導致曬傷與色素沉澱「尤加利精油」有強烈氣味與揮發性,對呼吸道敏感者與幼童而言並不安全;「迷迭香萃取」雖有抗氧化效果,但在高濃度下可能刺激敏感肌膚

天然只是來源,非安全的保證


萬物皆有毒!劑量才是關鍵

萬物皆有毒!劑量才是關鍵

「劑量決定毒性」是科學共識

「所有物質皆有毒,只有劑量能決定是否有害。」這句話來自毒理學之父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他在 16 世紀就強調這個概念,並提出:任何物質,只要劑量超過人體承受極限,都可能產生毒性

就連最日常的「水」,若一次攝取過量,也可能導致水中毒,出現頭暈、噁心的狀況。


安全不是天然而是精準的科學設計

這也正是為什麼衛福部針對一些功效性的美妝成分,會設有明確的濃度上限

安全性不是來自成分的「天然」標籤,而是來自科學計算下的劑量設計與耐受性確認,而透過 PIF(產品資訊檔案)制度,品牌得以針對每一項成分的來源、濃度與科學依據進行完整備查與佐證,確保產品經得起法規與肌膚的雙重考驗

👉PIF 是什麼?2026 年強制實施!你的品牌準備好了嗎?


天然成分常見問題 FAQ

天然成分常見問題 FAQ

天然成分真的比較安全嗎?

不一定。就如本文所說,天然不代表就一定更優或更安全

許多天然物質在高劑量或特定條件下仍可能對人體或肌膚造成傷害,正因如此,衛福部才會除了針對部分成分設有限量規範,更要求產品需具備PIF(產品資訊檔案)認證,詳實記錄成分配比、功效依據與安全評估等資訊,從源頭確保產品具備合規性與實際的安全力~

如何判斷產品中的天然成分是否安全?

你可以查看成分濃度、建議劑量,也可以留意是否有第三方實驗檢驗報告

當然,在 2026 年 7 月 PIF 強制實施後,消費者也可以進一步確認品牌是否已完成 PIF 申請,這樣的產品通常更有保障,安全性也相對更高!

使用天然護膚品為何還會過敏?

過敏反應往往與個人體質與劑量密切相關,即使是來自天然來源的成分,也可能因濃度過高或與其他成分交互作用,而引發不適。

所以如果你容易過敏的人,選擇產品前要記得先看清楚產品標示喔!


天然成分的安全力來自「劑量」與「使用方式」

許多人對「天然成分」有過度信賴的錯覺,忽略了劑量與使用方法的重要性。正如毒理學所言,萬物皆有毒,差別只在劑量

你的美妝品牌也準備好迎接 PIF 認證了嗎?別讓「天然」成為品牌風險,讓標準認證幫你把關成分濃度與安全範圍,科學說話、數據為證,打造值得信賴的產品力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衛生福利部-113年7月1日起 化粧品不分類 迎接管理新時代
Crawford, G. H., Katz, K. A., Ellis, E., & James, W. D. (2004). Use of aromatherapy products and increased risk of hand dermatitis in massage therapists. Archives of dermatology, 140(8), 991-996.
潮建康-別再誤以為「天然」就等於安全!產品安全的關鍵在於成分劑量
udn 女子漾-保養品「天然」就等於安全?產品安全的關鍵在於成分劑量

知名保養品爆檢驗出違禁成分蘇丹紅!3 大真相揭露美妝供應鏈黑幕

知名保養品爆檢驗出違禁成分蘇丹紅!3 大真相揭露美妝供應鏈黑幕

近期,「蘇丹紅」一詞在保養品圈成為熱搜關鍵字,多款知名保養品被檢驗出含這項違禁工業染料。此事件不僅震驚市場,也揭露了美妝品牌、原料供應鏈的巨大裂縫,本文將深入剖析這場危機,並揭露背後供應鏈的隱憂,幫助您了解整起事件真相。 禁用成分蘇丹紅為何會進入保養品供應鏈? 這次保養品危機的核心問題是:嚴格禁止的工業染料,如何進入美妝品牌產品? 第三方檢測測評意外發現多款保養品含有蘇丹紅...

自古紅顏多薄命?其實是化妝品裡含太多重金屬!

自古紅顏多薄命?其實是化妝品裡含太多重金屬!

「自古紅顏多薄命」本是文人筆下的浪漫感嘆,沒想到竟也能從化妝品的成分中,找到一絲科學依據。從鉛粉、硃砂到砒霜,古代女子愛美的背後,竟藏著 ! 在那個科學與醫療尚不發達的年代, 。本文將帶你回顧 ,並解析 ,讓你了解為什麼...

美妝界新戰場:外泌體之亂全解析,消費者如何辨識真偽?

美妝界新戰場:外泌體之亂全解析,消費者如何辨識真偽?

近來, 。這項源自諾貝爾獎研究的突破性發現,被寄予在肌膚保養上帶來新應用的期待;然而, 。 這場 ,究竟如何影響消費者?跟著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什麼是外泌體? 什麼是外泌體? 外泌體(Exosomes),又稱小型細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內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