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因微生物污染被下架!你的產品過得了微生物檢測嗎?檢測標準一次看懂

7 月 21, 2025 | 法規新訊 | 0 comments

你知道你每天擦在臉上的化粧品,其實也可能「超標細菌」嗎?

就在2025 年 7 月,歐盟針對一款保濕霜發布消費警訊,原因竟是——微生物污染。該產品當場遭到全面回收,牽動國際品牌聲譽,也再次提醒業界:產品上架前,是否經過合格的微生物檢測,將成為品牌能否站穩市場的關鍵之一

台灣也不例外,早在2022 年起,衛福部就公告並施行新版《化粧品微生物容許量基準》,規範更嚴、標準更清楚,本文將帶你一次了解微生物檢測的細節

什麼是微生物檢測?為什麼化粧品需要做?

什麼是微生物檢測?為什麼化粧品需要做?

什麼是微生物檢測?

微生物檢測是指透過實驗室檢驗方式,判斷產品中是否含有超過標準的細菌、黴菌,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特定病原菌

雖然微生物看不見、摸不到,但它們的存在與否,直接影響產品是否符合法規、能否上市,甚至決定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分數

為什麼化粧品需要做微生物檢測?

化粧品不像一般商品,它們會直接接觸皮膚、黏膜,甚至眼部等高度敏感區域;一旦產品中含菌量過高,或混入特定病原菌,就可能導致使用者出現紅腫、過敏、眼睛感染…等症狀。


台灣化粧品微生物檢測標準怎麼規範?

台灣化粧品微生物檢測標準怎麼規範?

根據《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六條,衛福部於 2021 年修正《化粧品微生物容許量基準表》,自2022 年起施行,將化粧品依使用風險分為兩類,並明確規定「生菌數上限」與「不得檢出菌種」

生菌數容許量標準

類型適用範圍生菌數上限
高風險化粧品三歲以下孩童用、眼部周圍用及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之化粧品。≤100 CFU/g 或 mL
一般化粧品其他臉部、身體等產品。≤1000 CFU/g 或 mL

四大不得檢出菌種

無論是哪一類產品,皆不得檢出下列四種菌

  •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 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如果微生物檢測沒過關,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微生物檢測沒過關,會發生什麼事?

消費者使用風險上升

當產品衛生控管不當,導致微生物超標,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使用者肌膚的即時反應
像是紅疹、灼熱感、搔癢、甚至眼部感染等問題,往往悄悄發生,而消費者第一時間可能只覺得「不適合我」,而這可能就來自產品未通過基本的微生物檢測,使得細菌污染了產品所致。

品牌信譽受損

當產品未通過微生物檢測,不只是單一批次的損失,更可能引發整體品牌信任崩盤
2025 年 7 月,歐盟 EC 發布消費警訊指出,AVA Laboratorium所生產的化粧品「EXTRA MOISTURIZING CREAM」因遭檢出微生物污染,違反安全規範,進而被勒令全面回收,這不僅影響品牌形象,更直接波及其在國際市場的上架資格與通路合作

法規處分與高額罰鍰

根據台灣《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若產品未通過微生物檢測或出現衛生安全問題,品牌將面臨以下處分風險

  • 違規產品:須立即停止販售,並於限期內全面回收
  • 行政罰鍰:處新台幣 2 萬元至 500 萬元罰鍰,並可按次處罰。
  • 重大違規時:得勒令停業、廢止公司、商業、工廠登錄或許可產品登錄證亦可被廢止…等。


品牌如何強化「微生物檢測」的預防與管理?

品牌如何強化「微生物檢測」的預防與管理?

在化粧品法規日益嚴格的市場中,品牌若想避免因微生物污染導致產品下架、信任流失,必須在製造與上市前建立起完善的預防機制。以下三個關鍵步驟,是強化產品安全最有效的起點

挑選有 GMP 認證的製造廠

選擇通過 GMP(良好製造規範)認證的工廠,是確保產品從原料到包裝皆符合衛生與控菌要求的基本條件。GMP 認證不只是產能與流程的證明,更代表該工廠有制度化管理微生物風險的能力,包括潔淨室環境、人員操作標準與水源控管

產品經過第三方實驗室檢測

除了內部品管,品牌應主動委託第三方實驗室進行微生物檢測,確保每一批產品都符合生菌數標準,並未檢出法定禁止的致病菌,透過第三方報告],不僅強化產品可信度,也可作為報關與資料建檔(如 PIF)之依據

交由安全評估員確認產品資料合規

產品上市前,應交由合格的化粧品安全評估員進行全面性評估,確認產品配方、使用途徑與檢驗數據皆符合國內外法規;目前安全評估報告是許多國際通路(如歐盟)上架前的必要條件,也是品牌自律與負責的表現喔!


微生物檢測是肌膚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真正能長久經營的品牌,不只會做行銷,更懂得用「檢測數據」守住信任、用「透明機制」回應市場;如果你對於產品檢驗、微生物風險控管、或 PIF 認證流程有更多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繫,一起為化粧品市場建立更穩固的安全底線!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PIF)專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國外消費紅綠燈>國際化粧品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化粧品微生物容許量基準表

知名保養品爆檢驗出違禁成分蘇丹紅!3 大真相揭露美妝供應鏈黑幕

知名保養品爆檢驗出違禁成分蘇丹紅!3 大真相揭露美妝供應鏈黑幕

近期,「蘇丹紅」一詞在保養品圈成為熱搜關鍵字,多款知名保養品被檢驗出含這項違禁工業染料。此事件不僅震驚市場,也揭露了美妝品牌、原料供應鏈的巨大裂縫,本文將深入剖析這場危機,並揭露背後供應鏈的隱憂,幫助您了解整起事件真相。 禁用成分蘇丹紅為何會進入保養品供應鏈? 這次保養品危機的核心問題是:嚴格禁止的工業染料,如何進入美妝品牌產品? 第三方檢測測評意外發現多款保養品含有蘇丹紅...

自古紅顏多薄命?其實是化妝品裡含太多重金屬!

自古紅顏多薄命?其實是化妝品裡含太多重金屬!

「自古紅顏多薄命」本是文人筆下的浪漫感嘆,沒想到竟也能從化妝品的成分中,找到一絲科學依據。從鉛粉、硃砂到砒霜,古代女子愛美的背後,竟藏著 ! 在那個科學與醫療尚不發達的年代, 。本文將帶你回顧 ,並解析 ,讓你了解為什麼...

美妝界新戰場:外泌體之亂全解析,消費者如何辨識真偽?

美妝界新戰場:外泌體之亂全解析,消費者如何辨識真偽?

近來, 。這項源自諾貝爾獎研究的突破性發現,被寄予在肌膚保養上帶來新應用的期待;然而, 。 這場 ,究竟如何影響消費者?跟著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什麼是外泌體? 什麼是外泌體? 外泌體(Exosomes),又稱小型細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內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