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配方開發到產品上市,化妝品每一道工序都密不可分。而其中最關鍵的一環,便是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本文將帶你一次了解什麼是穩定性測試、常見的評估方法,以及實際操作流程與重點項目~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是什麼?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是什麼?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Stability Test)是指透過模擬產品在正常或極端儲存條件下的環境變化,觀察其物理性與化學性是否產生改變,評估項目通常包括外觀、質地、氣味、酸鹼值(pH)、防腐效果與功能穩定性…等。
為什麼要進行穩定性測試?
穩定性測試的主要目的,在於確認產品在整個保存期限中是否能維持原有品質與預期功效,並避免變質、變色、分層、氣味改變或滋生微生物…等風險,以保障未來消費者使用上的安全性。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環境條件設計
在化妝品穩定性測試中,環境條件是影響產品變異觀察的關鍵變因。為真實模擬不同儲存與運輸狀況,實驗需設計多組溫度與濕度條件,並依一定週期觀察產品性狀變化。以下為實務上常用的測試設定方式: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常見溫度與濕度條件設計
穩定性測試最常採用以下兩組條件進行對照:
- 室溫條件:25°C
模擬日常家庭儲存情境,觀察產品在標準保存環境下的物理與化學穩定性。 - 高溫高濕條件:40°C / 75%
用於快速推估保存期限與耐久性,能在短時間內呈現長期儲存後的潛在風險。
此外,針對國際運輸或極端氣候情境,也可設計虐待性測試(如 -15°C ↔ 25°C ↔ 50°C 循環),以模擬空運、倉儲與配送中的劇烈溫差反應。
| 測試類型 | 溫度條件(依照品牌需求調整) | 測試目的 |
| 室溫測試 | 25°C | 一般儲存模擬 |
| 定溫測試 | 40°C | 加速、推估保存期限 |
| 虐待性測試 | -5°C ↔ 25°C ↔ 45°C | 模擬運輸與極端溫差條件 |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常見試驗週期設計
為完整記錄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的變化趨勢,需設計適當的觀察時程。常見的觀察時間點為:
- 第 0 個月(作為基準參考值)
- 第 1 個月
- 第 2 個月
- 第 3 個月
如為長效性產品,建議延伸至 6 個月或 12 個月,並依據不同階段觀察pH 值、氣味、外觀、黏度、微生物等指標。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安定性測試常見檢驗項目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並非僅進行單一項檢驗,而是根據產品類型、配方性質與包裝特性,選擇合適的檢測項目,全面評估產品在儲存與使用過程中的品質變化。以下為實務中最常執行的五大核心評估項目:
穩定性測試 1:pH 值測試
穩定的 pH 值不僅維持產品效能,更是確保使用的安全指標。
若儲存期間 pH 漂移幅度過大,可能意味著成分間產生化學變化,進而影響產品活性、降低防腐效能,甚至增加肌膚刺激風險。
穩定性測試 2:外觀性狀測試
外觀與氣味的穩定性,是最直觀反應配方變化的警示訊號。
當產品的顏色改變、水油分層、沉澱或異味產生,都可能代表產品氧化、成分降解或包裝材質相容性不足,需及早介入調整。
穩定性測試 3:黏度測試
穩定的黏度代表產品質地一致性,有助於維持良好的使用體驗。
當外在溫度或濕度變化導致黏度異常升高或下降,可能影響產品的塗抹延展性與吸收表現,並反應出乳化系統或膠體結構的不穩定性,進而降低使用者體驗。
穩定性測試 4:微生物測試
微生物檢測是確保產品安全性的底線指標。
若儲存環境不當或防腐系統設計不良,極易導致細菌、黴菌等微生物滋生,進而增加使用者感染風險;以一般化妝品為例,建議將菌落總數控制在 1,000 CFU/mL 以下,並輔以防腐效能試驗,確保產品在整個效期內維持良好的生物穩定性與使用安全。
推薦閱讀》因微生物污染被下架!你的產品過得了微生物檢測嗎?檢測標準一次看懂
穩定性測試 5:包裝/甁器安定性測試
良好的包材相容性,是確保產品長效穩定的關鍵。
若容器與內容物之間產生化學反應、吸附或溶出等現象,可能導致配方變質、氣味改變、滲漏,甚至影響使用安全;因此評估包材的密封性、防漏性,以及對光線與氧氣的阻隔能力,能更確保產品在整個保存期間維持最佳狀態。
化妝品穩定性測試是產品與消費者的安全保障
無論你是開發新品、調整配方、換包裝或拓展海外市場,穩定性測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品牌方在產品開發初期就納入測試規劃,並與具備國際認證的第三方實驗室合作,共同打造品質穩定的產品。











